六安市推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提升产业“含绿量”
时间:2024-05-12 08:28:24 来源: 作者: 点击:
六安市以推进工业绿色化发展为方向,多措并举把绿色低碳要求贯穿发展全过程,不断加快绿色转型步伐。
加快工业绿色转型。抓顶层谋划,制定印发《六安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重点任务和工作举措,提出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6%的总体目标,实现高效、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现代工业体系的总体成效。抓绿色转型,培育壮大绿色制造体系,累计认定国家级绿色工厂10家,省级绿色工厂29家,市级绿色工厂58家;国家级绿色园区3家;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家。抓推广应用。推选节能环保“四新”应用,2023年,20家企业或项目入选安徽省2023年“五个一百”节能环保目录。
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实施节能技改项目,2023年实施首矿大昌二期余气发电、陆海石油节能环保厂房建设等绿色化改造项目80个,总投资94.1亿元。实施节能诊断服务,实现全市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工业企业节能诊断全覆盖,提出节能改造建议69条,推动重点工业企业节能降耗、提质增效。
推进落后产能淘汰。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工作部署,及时跟踪国家钢铁去产能政策变化,指导首矿大昌、金安不锈钢两家企业严格按计划生产,完成粗钢产量压减任务。健全“地条钢”整治长效管理机制,严厉打击取缔违法生产和销售“地条钢”行为,对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中频炉、工频炉等设备的企业加强监督管理,同时开设举报平台,公告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指导和督促化解过剩产能工作,严控高污染高耗能行业产能,完成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企业搬迁改造。
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及固废综合利用。排查整治非标地膜问题,全覆盖摸排农膜生产企业,严厉查处企业生产厚度小于0.01毫米农用地膜行为。加强过度包装强制性国家标准宣贯,引导消费品企业检视本企业产品是否存在过度包装问题,严格执行强制性国家标准规定,推动消费品行业绿色健康发展。提升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累计培育国家级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规范企业5家,全年可循环利用废钢、废塑料、废旧动力电池等工业固废365万吨。
原文链接:https://sthjt.ah.gov.cn/hbzx/gzdt/sxdt/12230766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0-07-23 湖北省宜昌市政府办公室...
- 2020-07-23 按照青海省旅游厕所专项...
- 2020-07-23 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
- 2020-07-23 新华社北京7月12日电...
- 2020-11-26 近日,山西艺术职业学院...
- 2020-11-26 展示技艺,亮出绝活,尽...
- 2021-03-31
- 2021-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