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区时评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区发展 > 正文

宿松县“四步”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助力美丽宿松建设

时间:2024-07-06 00:31:40   来源:  作者:   点击:

  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宿松,进一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宿松县“四步”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助力美丽宿松建设。

  提升管理能力,强化保护优先的谋篇布局。制定《宿松县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实施方案》,建立部门协作机制,推深做实林长制建设,深化“林长+检察长”协作推进机制,为保护森林、林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增加保障。开展林草种质资源普查,建立宿松林草种质资源数据信息库与实物标本,形成数据管理体系和科技成果。重点推进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加强“一枝黄花”除治工作,因地制宜采用人工铲除、机械铲除、化学防除、复耕复种等措施开展防控。每年组织松材线虫病集中除治,今年以来已完成石莲洞森林公园、白崖寨风景区健康松树打孔注药保护12190株。同时宿松县还开展了大别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为全县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

  强化保护修复,筑牢永续发展的生态根基。严格自然生态空间管控,落实“三线一单”,完成生态保护红线优化评估和自然保护地整合,申报建立钓鱼台省级湿地公园,完成勘界立标,进一步保障生态空间。持续推进国土绿化,坚持扩容增绿和提质增效并举,加强湖泊水生态修复,实施控源截污和环湖污染源整治,推进乡镇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扩大污水收集覆盖范围,全面开展沿湖排污口溯源排查整治,减少入湖污染负荷。推进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继续实施生态防护林、水源涵养林建设,加大沉水植物培植和生态鱼类放养。推进龙感湖水生植被恢复项目建设,目前已累计完成24余亩滩地湖滨带构建、60余亩湖滨带湿地工程、950余亩水生植被恢复工程,完成生态护坡工程50000平方,目前已完成投资约3400万元,恢复华阳河湖群水生态系统稳定,有效提升区域生态保护屏障功能和森林生态效能。

  推动科学利用,拓宽绿色共富的实现路径。以生物资源利用带动绿色经济发展,大力推进农业转型,扎实推行循环农业发展,推进现代生态农产品深加工,实施“四湖”湿地现代化生态农业化示范区创建,2023年实现一产产值98亿元、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237.9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10.04%。依托天然水源推行绿色健康养殖模式,完成苗种投放1000万尾,发展稻渔综合种养22.4万亩,水产品产量9.38万吨,渔业一产产值达28.6亿元。结合“一村多品”“多村一品”建设,建立资金流动、资源共享、人才互动的村村抱团发展模式,引进科技育秧、生态种植大棚、数字烘干等现代农业设施设备,打造规模化蔬菜种植基地15个,蔬菜种植总面积达19.3万亩,年产量29.2万吨,综合产值达15亿元。开展“食安安徽”品牌建设,创建“皖美农品”品牌2个,着力推出“宿松滋味”品牌,以新质生产力为绿色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鼓励公众参与,构建全民参与的保护格局。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为“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公众既是志愿者、监督者,也是见证者和受益者,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离不开全民力量的参与。宿松县采用政府部门引领、乡镇主动宣传、学校积极参与的方式,开展多形式宣传活动,让生物多样性保护走进政府、走进社区、走进校园,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当天同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发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倡议,发放生物多样性、湿地保护读本等宣传材料,普及“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由来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同时开放黄雀畈湿地公园科普宣教中心,结合特定节日和时段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等专题宣传活动。积极引导群众参与,营造浓厚宣传氛围,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大合力。


原文链接:https://sthjt.ah.gov.cn/hbzx/gzdt/sxdt/12238865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网站地图|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区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区时评网 sp.jqzi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101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