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区时评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区发展 > 正文

合肥市抢抓新风口节能环保产业“绿意盎然”

时间:2024-08-13 03:36:50   来源:  作者:   点击:

  今年以来,合肥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产业提级带动发展提质,以项目集聚带动产业集群,以企业做强带动质态做优,推动全市节能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生态合肥”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走出去+请进来,双招双引提质增效。合肥市抢抓国家“双碳”战略机遇,竞逐绿色低碳发展新赛道,坚持规划引领,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坚持优先招引重点企业,强化“走出去”招商。编制2024年节能环保产业链推进手册,梳理产业链缺失部分;新成立环境科技和产业处,前往北京、上海、浙江、深圳、四川等地,全力招引一批“建链、补链、强链”项目。上半年,合肥市新能源和节能环保“双招双引”平台录入项目210个,总投资880亿元。双招双引不仅要经常“走出去”,更要善于“请进来”。今年以来,合肥市生态环境局接待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长航集团、航天凯天、中储钢超、南方电网、中冶天工等单位来访座谈20余次。

  强企业+建平台,产业发展提档升级。合肥市生态环境局秉承“一切为了发展、一切服务企业”理念,高位推动企业投产达效。上半年以来,积极拓展应用场景,召开含氟废水治理、生活污水处理零碳源及污泥减量化等应用场景对接会4次,赴无锡、宣城调研氟化物深度处理案例,考察普氏生态除氟材料生产应用场景。强化要素保障,帮助北京红云融通、泛湖生态、枡水新能源、安徽光势能4家企业对接知一绿色基金、长江成长资本等,解决融资需求。积极搭建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落地成金。全市建设省级以上创新平台53个,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环境研究院已产出区域大气污染扩散气象要素垂直探测设备、基于AI的水质智能加密采测分析系统、有机固废高效清洁超焓燃烧技术等多项具有产业应用前景的创新成果,全面推动环境管理与环保新产品、新技术以及节能环保产业一体化布局。

  育人才+优载体,产业重地提速奋进。近年来,合肥市大力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发挥高校人才培养主阵地作用,提高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能力。深化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市建设,加快与在肥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与北大、清华等14所院校签署校地合作协议,培育环保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围绕我市节能环保产业需求,合肥学院开设环境工程、环境设计、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等专业,为节能环保产业输送新鲜血液。依托大湖名城的显著优势,合肥市顺势按下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加速键”,成功打造了在国内极具权威和影响力的发展载体——中国环境谷,形成从孵化器(环境科技大厦)到加速器(工投慧谷科技园、城投环境经济产业园、天瑞金MAX环境科技园)再到专业园区(运河新城低碳园区)的完整孵化载体平台。目前谷内已聚集环境领域重点企业400余家,2023年营收突破450亿元。


原文链接:https://sthjt.ah.gov.cn/hbzx/gzdt/sxdt/12244371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网站地图|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区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区时评网 sp.jqzi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101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