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区时评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圣地 > 正文

沿着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看乡村振兴 “彩练”贯穿长治 点亮五大特色旅游区

时间:2024-12-24 19:11:44   来源:  作者:   点击:

  

  

  旅游公路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

  

  长治,居太行之巅,与天为党,坐拥八百里太行最美的一段。走进长治,可探寻神话之秘、感悟红色之伟、观览古建之美、畅游山河之雄、尽享康养之福。这里的浩瀚文明让人心驰神往,煌煌新景使人流连忘返。

  勇持彩练当空舞,瑰丽山川披锦绣。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长治段包括300公里主线、992.1公里支线及连接线、100多公里“城景通、景景通、城乡通”示范段,贯通长治市12个县区,连接1个5A级旅游景区、11个4A级旅游景区和百余个景区景点及100多个特色旅游村庄。

  赋予乡村振兴新动能

  随着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的建设和开通,长治市一大批旅游项目、特色村镇、农业观光和产业园区正围绕太行一号旅游公路进行全方位布局开发,“交通+旅游”“交通+农业”“交通+产业”等新业态不断涌现。环绕长治的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为经济转型发展、乡村振兴赋予了新动能。

  古村落、古建筑及观景台、农家乐,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沿线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颜值爆表,可以把长治的宝藏景点游个遍。借势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建设、围绕文旅康养融合“五大品牌”打造,长治各县区使出浑身解数发展相关产业,初步形成了以武乡、沁县、黎城为核心的红色记忆文化,以黎城、平顺、壶关为核心的峡谷山水旅游,以长子、屯留、上党、襄垣、平顺等为核心的古色遗风体验,以潞州、潞城等为核心的滨湖休闲度假,以沁源、沁县为核心的绿色太岳生态五大旅游片区。这些片区既相互成组又各有特色,既突出自身资源禀赋又与“五大品牌”相得益彰,形成了以路为媒、五彩缤纷的长治文旅图谱。

  成就老区发展新名片

  以武乡段为例,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打通了这里文旅融合发展的“任督二脉”。该路段是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长治段主线的示范路段,建设标准很高,带给游客的体验也很好。

  从城市到农村、从乡村到田间,从驿站到景区、从山野到河涵,武乡县坚持把太行一号旅游公路融入全县发展大局,融入乡村振兴、农民富裕的实践中。太行一号旅游公路蜿蜒曲折、牵手城乡,推进乡村振兴驶入发展快车道,全县农民因路而富的场景正在老区大地上演。

  借助红色旅游优势,依托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武乡县积极探索红色资源活化利用新路径,不断丰富“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要素,规划红色旅游线路,设计一日游、半日游旅游产品,村民建起民宿、开起农家乐、售卖农副产品,在家门口就吃上了“旅游饭”、走上了致富路。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的建设,将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八路军总部砖壁旧址、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前方鲁迅艺术学校下北漳旧址等重点景区、旅游村串联起来,增加了乡村旅游的多元价值。武乡县也以此为契机,在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八路军总部砖壁旧址等20多处革命纪念馆、革命遗址设置了数字互动体验区,红色旅游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展陈布置。深入推进红色文化软实力系统工程,一批反映太行精神、八路军文化的文艺精品力作推陈出新。“红色+研学+民俗”“红色+历史+乡村”“红色+绿色+体育”“红色+文创”等精品文旅发展模式,丰富了红色旅游产品供给。夜经济、夏令营、康养体验、红色研学、节会研讨等活动,形成全季全时旅游“全景模式”。全县58条免费城乡公交线路方便了游客出行,步步见绿、路路有景的城市景观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民众,文化游、采摘游、体验游等多样旅游业态形成了处处能旅游、时时可旅游、人人享旅游的大格局……武乡的红、武乡的米、武乡的杏、武乡的好山好水,成为一张张新名片,展现着老区日新月异的变化。

  绘就百业升腾新画卷

  旅游路、富民路、产业路、开放路,曾经关于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的美好设想,如今在太行儿女的努力奋斗之下,已经成为百业升腾的兴业图。

  在壶关县大峡谷镇沙滩村,依托乡村旅游而建起来的民宿旅馆生意火爆。这个位于晋豫古道之上的小村落,逐渐摆脱落寞迎来繁华。在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干部李静充分挖掘村里的历史文化,创作了一大批反映乡土乡情的短视频,在网络上发布之后反响热烈,她也成了小有名气的“网红”。“来村里的游客越来越多,主要是我们离旅游公路不远,还有乡村特色,很受自驾游游客的青睐。”腼腆的李静对村里今日的繁荣充满了自豪。

  一段路有一段路的风景,一个村有一个村的特色。按照“路、景、村、业”统筹谋划、一体推进,长治市将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建设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布局了一大批别具特色的乡村、小镇,使其焕发出生机活力。与此同时,按照做强传统产业、壮大新兴产业的思路,因地制宜沿线布局旅游项目、特色村镇、农业产业、项目园区等,形成了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促进、各县区差异互补的环线沿线产业格局。

  推动文旅康养新发展

  旅游发展,交通先行。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是我省加快推动交通旅游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性基础性工程。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在连接起长治市最具代表性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的同时,也成为长治市文旅康养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长治市自古山水形胜、文化厚重,拥有丰富而独特的文旅康养资源,具有发展文旅康养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该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把文旅融合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全面挖掘文旅资源,全力打造长治文旅康养“五大品牌”,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生态文化旅居目的地。

  一域一特色,一路一风景。交通是发展文旅康养产业的“开路先锋”。交通便利与否,直接影响着游客的出行体验和旅游意愿。随着生活品质的提升,人们的出行需求已不再局限于从一地到另一地的空间位移,而是追求全过程、全方位体验。一个交通便利、设施完善的旅游目的地往往更容易吸引游客。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长治段的全域旅游交通基础体系,在文旅康养产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行性作用日益扩大,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性、互补性正逐步显现。

  以路为线,串联青山绿水、描摹诗情画意。交通网络的互联互通,促进了旅游目的地的可达性,带来了人、财、物、信息的加速流动,实现了区域间旅游资源的共享和整合。同时,交通要素的加入,与文旅康养产业形成了良性互动,“旅游路+景点”“城乡公路+全域旅游”“‘四好’农村路+乡村旅游”“网红路+营地驿站”等融合业态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提升了游客的旅行体验,丰富了交通基础设施的功能,推动着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原文链接:http://wlt.shanxi.gov.cn/xwzx/ztgz/qyly/202412/t20241212_972013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区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区时评网 sp.jqzi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101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