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区时评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区发展 > 正文

勇担新时代文化使命 书写新高地恢宏篇章——“2024四川省文化发展十件大事”回眸

时间:2025-01-04 18:53:41   来源:  作者:   点击: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余如波

  1月2日,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主办,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四川广播电视台承办,四川观察、天府新视界协办的2024四川省文化发展十件大事评选活动发布仪式在成都举行,经过网络票选和专家评审,2024四川省文化发展十件大事正式发布。

  “古蜀与印加文明互鉴展”彰显人类文明“美美与共”精彩交融、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等重大文化活动在川成功举办、全省首次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开启文化传承发展新篇章……过去一年,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确保党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四川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强化思想引领,不断守正创新,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奋进中书写下一份精彩答卷。

  搭建交流对话的四川平台

  “近日,双方已在秘鲁举办‘太阳之光:古蜀文明与印加文明互鉴展’,欢迎大家前去参观,相信一定能够找到更多中秘文明交相辉映之处。”当地时间2024年11月14日,在赴利马对秘鲁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秘鲁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这场备受瞩目的展览以“对话·互鉴”为主题,精选三星堆和金沙出土的16件(套)代表性文物,与印加博物馆的7件(套)精美器物进行时空“对话”。一件件巧夺天工、美轮美奂的珍贵文物,让超过万名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古蜀文明和印加文明的无穷魅力,更加真切地领略到世界文明多样性的五彩斑斓。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过去一年,一大批聚焦文明交流互鉴主题的重大文化活动在川成功举办:2024“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2024全球熊猫伙伴大会、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走读中国之四川行”……以此为抓手,四川进一步担当文化交流交往的重大责任,充分挖掘古蜀文明价值内涵,找准国际传播的方法和路径,务实推动文化传播、文明传递。

  推动文明、文化交流对话,四川不仅大力打造“外通”的平台,同时着力发挥“内联”的作用。

  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吸引61名省部级领导和院士、1000余名嘉宾和230多名媒体记者参会,连续5天登上热搜热榜,全网传播量超60亿次,是创办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传播最广的一届;第十一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共1万余名嘉宾、2000多家机构参加,举行1场主论坛、40余场分论坛、117场展播展映活动……巴蜀大地丰富厚重的文化资源、与时俱进的文化产品、蓬勃迸发的文化活力,正以其无限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宾朋。

  “作为媒体人,这几年,我们越来越频繁地来到四川,或采访调研,或交流学习。”光明网副总裁、总经理陈建栋点赞道,四川已成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地、推进文明交流互鉴的热土,更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的富矿。

  推进传承创新的四川行动

  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敬畏历史、保护遗产,是民族情感,更是崇高责任。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巍说,四川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是名副其实的文化遗产资源大省,三星堆考古工作备受瞩目,皮洛、濛溪河等遗址的考古发掘成果不断。它们在长江上游地区文明进程、构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以及多民族文化交往交融中都具有重要地位。推动保护传承,四川重任在肩。

  2024年5月6日,省委、省政府高规格召开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系统明确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路径。“我作为专家参加了这次会议并发言,这次会议时机好、层次高、举措实,我感到四川省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很大,也看到了四川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希望。”王巍对此印象深刻。

  在新时代语境下,推动包括文化遗产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离不开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离不开一批批文化工作者的“原创”。

  2024年,曾经一度淡出大众视野的川籍音乐人刀郎与四川短视频博主李子柒,以对传统的致敬姿态相继复出,成为引发全网热议的现象级文化事件。前者深耕中华民间音乐宝库,巧妙融合民间小调、民族乐器,扎根大众传唱出世间百态;后者推广中式美学审美,深耕非遗的韧劲十足,诗意充盈的内容和温暖疗愈的风格相遇,抚慰上亿全球观众的心灵。

  四川原创音乐不只有刀郎。2024年,“巴山蜀水音你而来”四川省首届原创歌曲大赛成功举办,成为全国率先推出的以原创力为鲜明标识的歌曲创作专业赛事活动。短短数月,活动吸引了全国范围的参赛作品2300多首,省外作品超过40%,催生了一大批广受喜爱的潜力佳作。“从汉代的说唱陶俑,到唐代的二十四伎乐,巴蜀大地自古流淌着音乐基因,历久弥新的巴蜀文化给创作者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灵感来源。”作为赛事评委,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何沐阳表示,本届大赛最终脱颖而出的作品,唱出了勃勃生机,唱出了巴蜀韵味,唱出了时代情怀。

  深化两效融合的四川实践

  2024年12月19日,巴中市融媒体中心正式挂牌,四川市级媒体融合任务提前一年全面完成。与之相应的是,天府融媒联合体自2023年7月成立以来,对省内媒体实现传播赋能、技术赋能、人才赋能,矩阵式推送各类重磅稿件4300余条,市县媒体传播量超1000万次的稿件数量增长6倍。

  “四川的媒体融合解决了各种各样的难题,是真正在改,而不是简单的物理合并,一定能够催生出深度融合的化学反应。”作为天府融媒联合体专家顾问,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宋建武评价道。

  纵观“2024四川省文化发展十件大事”,不仅社会效益显著,经济效益同样亮眼。“‘四川造’电影票房创历史新高,‘百花奖’再度绽放蓉城”和“‘天府书展’跻身全国四大书展”,堪称“口碑”和“市场”共赢的代表。

  以前者为例,《浴火之路》《熊猫计划》《那个不为人知的故事》3部电影票房过亿,打破近7年“四川造”影片无过亿票房的局面;同时,全省电影票房收入连续4年稳居全国第四。就后者而言,2024年第6届天府书展与2019年首届相比,参与人次由110万上升到5800万,图书销售码洋由2992万元上升到1.05亿元,举办场地从国内延伸至英国、法国、德国等6个国家,办展模式从一省举办到首次与全国出版物馆配馆建交易会联合举办。

  肩负战略使命、勇担时代重任,是四川文化人的卓越品质。2024年11月13日,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实施两个五年交替的关键节点,川渝共建新时代文化高地行动计划在成都隆重发布,涉及社科理论研究攻关、红色资源保护、蜀道考古研究、博物馆协同发展等11个方面。两省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开启了共建新时代文化高地的新征程,两效融合发展迈入新篇。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越是走深走实,越是离不开文化的凝聚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川渝共建新时代文化高地,一定能充分释放文化的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以强烈的思想自觉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担当文化使命,为共同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贡献文化力量。”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委党校副校长裴泽庆表示。


原文链接:http://wlt.sc.gov.cn/scwlt/wlyw/2025/1/3/e56f9600d61d44c0aea02f19f0a0221a.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区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区时评网 sp.jqzi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101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