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区时评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区发展 > 正文

表演艺术类非遗项目后继人才培养交流活动在泉州市举办

时间:2022-02-25 19:35:52   来源:  作者:   点击:

  

  

  

  2020年11月19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的“表演艺术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后继人才培养交流活动”在福建省泉州市顺利举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福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戏剧曲艺处处长许浩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综合处副处长魏波,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张立峰,泉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温锦辉等出席活动。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南音、昆曲、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等15个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的表演艺术类项目相关社区、群体和传承人代表,以及部分非遗保护专家,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次交流活动分享了“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实施成果经验,围绕非遗进校园、拓展后继人才培养渠道进行了交流,对“十四五”时期表演艺术传承发展的相关任务与工作要求做了政策解读,同时还就演艺生态与表演艺术传承发展问题进行了研讨。

  

  与会代表对我省表演艺术类非遗项目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创新性实践成果予以充分肯定和赞赏,以泉州南音、福建木偶戏为代表的表演艺术类非遗项目,生动诠释了闽南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对泉州南音和福建木偶戏在传承发展中所探索的完善传承传授机制、开展戏曲进校园工程、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等积极开展后继人才培养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和好评。活动期间,与会嘉宾还一同参观了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观看了“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成果汇报展演,近距离感受东亚文化之都—泉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动展示了福建木偶戏表演的指尖绝活,完美诠释了福建木偶戏薪火相传的传承精神。

  

  本次交流活动以“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收官之年主题为契机,为专家、文化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保护单位和代表性传承人提供一个对话平台,交流后继人才培养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进一步开展传承实践、提高传承能力、改善传承环境的措施和方法,将促进表演艺术类非遗的精准保护,为其健康、富有活力地传承发展进一步探明了方向。

  (厅非遗处)


原文链接:https://wlt.fujian.gov.cn/wldt/btdt/202011/t20201123_5456335.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网站地图|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区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区时评网 sp.jqzi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101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