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区时评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区推荐 > 正文

6月11日来听“杜甫 成都 诗”第六讲:家中客人不断 杜甫律诗越写越赞

时间:2022-06-10 21:14:59   来源:  作者:   点击:

  

  阿来

  川观新闻 记者 肖姗姗 成博/文 向宇/图

  6月11日,由川观新闻、封面新闻、上行文化主办的阿来系列讲座——“杜甫成都诗”第六讲将开讲!

  上一场阿来讲到,杜甫在武侯祠“痛感君臣未际会”,本以为他会继续追踪杜甫游蓉城的脚步,谁料,他停下来了,也让杜甫停下来了——在第六讲中,他让杜甫家中坐,因为“有客”上门来。“来客身份各不同。”阿来说,足不出户也是交游,且从这些诗中,也能看出当时成都的市井风貌。

  阿来透露,第六讲他将从《有客》《宾至》《客至》《野人送朱樱》四首杜诗着手,既还原杜甫与各种客人把酒言欢的快乐时光,从烟火气息中,佐证成都安逸闲适的城市精神由来已久,又通过这几首经典的五七言律,让大家看看,杜甫在律诗方面的造诣有多深厚。

  一到成都就爱上成都,并从此不想离开,这样的心情除了在前面几讲的诗词中有所体现,阿来说杜甫还有更直白的表达:“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离朝堂越来越远,杜甫就想在这里老去了。为啥不想走呢?成都好啊,水好雨好植物也好,而且杜甫不孤独呀,不断有客上门。

  阿来要解析的第一首《有客》,“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用杜甫的话来说,我的诗文怕不是那么有名吧,哪敢惊动大人把车马停在江边来看我啊!这位出门有车有马的人是谁呢?“主人为卜林塘幽”的主人吗?阿来直言:“杜甫没说,我们也不必去费心猜度了。”

  另有《宾至》,“有客过茅宇”。“这个'过'不是今天过去的意思,而是到来。杜甫正在园中劳动,'自锄稀菜甲',有点衣衫不整,自己整理吧,手上怕沾着泥土,所以“'呼儿正葛巾'。”阿来说,相比之下,《客至》就轻松多了,随便多了。“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他特别提到了诗中的“盘飧市”,现在成都的“盘飧市”是不是正得名于杜诗又或者那时城中就有这样名字古雅的菜馆了,阿来将在第六讲上给出答案。

  阿来认为这几首诗还值得一说的原因,是它们在诗歌史上的创新性。比如《有客》,明末清初注杜诗的权威人士仇兆鳌说:“直叙情事而不及于景,此七律独创之体,不拘唐人成格矣。”也就是说,唐代人写七律,不能光叙事,还要先写两句景。但这首诗他没有写景,直接叙事,打破了陈规。《客至》更是让著名汉学家宇文所安认定杜甫在成都期间,形成了一种新的律诗风格,“轻快的笔调加上完美的形式,使这首诗备受赞赏,几乎没有一位重要的诗人没有模拟过它的首联。”阿来直言:“唐诗中律诗是历代诗歌的声韵形式的'集大成',杜甫的律诗又是唐律的'集大成'!”

  若还想知道杜甫的爷爷杜审言,这位五言律诗开创性人物之一的故事;还想了解律诗中的对仗之美和因对仗而起的修辞手段;还想学习杜甫在一首方幅之间,兼有几套笔墨的大手法,6月11日,请聆听川观新闻、封面新闻、上行文化主办的阿来系列讲座——“杜甫成都诗”第六讲。

  特别提醒——

  因疫情防控要求,本次讲座人数控制在50人以内。后期,川观新闻将播出讲座实况回放,欢迎各位读者上线观看。


原文链接:http://wlt.sc.gov.cn/scwlt/hydt/2022/6/10/52d702f68b9f4fa794aaf673da9802b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网站地图|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区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区时评网 sp.jqzi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101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