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区时评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政策发布 > 正文

游戏游艺设备内容审核管理办法

时间:2021-03-31 06:33:23   来源:  作者:   点击:

  第一条为加强游戏游艺设备内容审核工作,根据《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推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的通知》、《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游戏游艺设备,是指通过专用设备向消费者提供游戏内容和游戏过程的电子、机械类装置,包括营业场所使用的电子游戏机、与电视接收机设备配套使用的电子游戏机及手持类电子游戏机等,不包含用于出口销售的游戏游艺设备。

  第三条鼓励与支持企业研发、生产和销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体现民族精神、内容健康向上的益智类、教育类、体感类、健身类游戏游艺设备。

  第四条面向国内生产和销售的游戏游艺设备禁止含有下列内容:

  (一)违反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二)危害国家统一、主权或者领土完整的;

  (三)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利益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伤害民族感情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违反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迷信的;

  (六)宣扬淫秽、赌博、暴力以及与毒品有关的违法犯罪活动,或者教唆犯罪的;

  (七)违背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

  (八)侮辱、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九)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

  第五条面向国内生产和销售的游戏游艺设备的外观、游戏内容、游戏方法说明应当使用我国通用语言文字,不得具有退币、退分、退钢珠等赌博功能。

  第六条在国内依法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游戏游艺设备生产和销售企业,向所在地省级文化行政部门提出游戏游艺设备内容审核申请时,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游戏游艺设备内容审核申请表》;

  (二)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经营范围应当含有游戏游艺设备生产或者销售;

  (三)游戏游艺设备内设游戏内容全过程的视频文件或者软件的视频演示(DEMO)文件;

  (四)能够反映产品整体外观并与实际销售产品一致的电子图片。其中一张正面图,两张侧面图,格式统一为“*.JPG”,图片分辨率不低于1280X720;

  (五)游戏游艺设备使用的音频文件、名称列表和歌词的电子文本。电子文本应当是游戏游艺设备中使用的全部背景音乐、歌曲的名称列表、音频文件和歌词文本,如为外文歌曲须提供中外文对照文本;

  (六)游戏游艺内容中对白、旁白、描述性文字以及操作说明文本,如涉及外文的应当提交中外文对照文本;

  游戏游艺设备具备通过信息网络下载和提供网络游戏产品及服务功能的,应当使用按照《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通过内容审查或者备案的网络游戏产品。

  第七条省级文化行政部门受理申请时,应当核对申请材料,发现申请材料不齐全的,应当出具《游戏游艺设备内容审核补充材料清单》,一次性告知申请人;申请材料齐全的,应当当场受理。省级文化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应当出具《游戏游艺设备内容审核批准单》,并通过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报文化部,由文化部统一向社会公布,公布内容应当包括游戏游艺设备名称、生产和销售企业、批准部门、批准日期及相关图片及说明等;不符合规定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有异议的,省级文化行政部门应当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应予采纳。

  第八条从事游戏游艺设备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取得《游戏游艺设备内容审核批准单》后,可以向国内市场销售其游戏游艺设备。游戏游艺设备规则和程序需要改进或者系统需要升级的,应当报原审核部门备案;因升级、改版等发生内容实质性变更的,应当重新报省级文化行政部门,经内容审核通过后方可面向国内销售。

  第九条在国家批准设立的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生产的游戏游艺设备面向国内销售的,内容审核依照本办法执行。游戏游艺设备出区面向国内销售的,应当向商务部门提交《游戏游艺设备内容审核批准单》及其他相关材料,办理《自动进口许可证》后,持《游戏游艺设备内容审核批准单》和《自动进口许可证》到海关办理有关手续。

  第十条游戏游艺设备生产和销售企业及为游戏游艺设备提供网络游戏产品及服务的企业,应当建立内容自审制度,配备适应审核工作需要的人员负责内容管理工作,保障游戏游艺设备内容的合法性。

  游戏游艺设备内容审核补充材料清单.docx

  游戏文本提交模板.docx

  歌词文本提交模板.docx

  游戏游艺设备内容审核申请表.docx

  游戏游艺设备内容审核批准单.docx


原文链接:http://wlt.gansu.gov.cn/flfg/15679.jhtml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网站地图|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区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区时评网 sp.jqzi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101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