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区时评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圣地 > 正文

湘西|三代锻银·活了非遗·火了乡村

时间:2023-08-20 02:22:19   来源:  作者:   点击:

  国家级非遗项目苗族银饰锻造技艺传承 赋能凤凰乡村振兴记

  5月24日上午,85岁的龙吉堂拉着风箱,吹火熔银,一天的工作就此开始。

  这样的日子,龙吉堂走过了73年。

  

  熔银:拉动风箱吹炭火熔化银条

  几十年来,龙吉堂总爱坐在家门前,用锤子叮叮当当锻打银项圈。他已记不清,他锻制的银饰陪伴了多少新娘走进新生活。

  

  德榜村打制的银饰远近闻名,龙吉堂的孙女龙美元结婚,伴娘们身着苗族盛装,自信幸福,踏歌而行

  龙吉堂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的州级传承人。

  

  苗族银饰锻造技艺传承人龙吉堂

  

  苗族银饰锻造传承人龙吉堂的手与制作银饰的传统图案模具

  他与儿子龙先虎、孙子龙建平、孙女龙美元,三代同心接力,传承银饰锻制技艺。

  

  接续:龙吉堂(中)给儿子龙先虎(左)、孙女龙美元(右)讲解银项圈锤打的技巧

  

  龙吉堂孙女龙美元在凤凰古城沱江边直播带货,销售自家打制的银饰

  将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理解和向往制成一件件独具匠心的银器,装点新时代新生活。

  

  腊尔山台地上的美丽乡村德榜村,峒河绕村而过,全村270户1137人中近200人从事银饰锻制,富起来的村民建起一栋栋小楼房

  凤凰县腊尔山台地的苗族聚居村德榜村,是湘西有名的“银匠村”,2011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传承:龙吉堂(中)给德榜村村民培训苗族银饰传统制作技艺

  在龙吉堂等银匠世家的带动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德榜村银饰锻制逐渐形成“传承馆+基地+个体手工坊”的产、供、销一体化格局,全村270户1137人中,近200人从事银饰锻制,村民日子越过越有盼头、越过越红火。

  

  镶嵌:龙先虎与妻子吴珍爱把制作好的银饰小器件焊接镶嵌在一起

  苗族银饰经吹烧、锻打、镶嵌、擦洗、抛光等工序锻造,既散发浓郁的乡土气息,又体现深刻民俗文化内涵。

  

  焊接:锤打银条后用模具进行多次拉丝,可制作成不同粗细的银丝,通过焊接形成银饰小组件

  苗族银饰不只是单纯的装饰品,也不仅是财富与文化的象征,更是根植于苗族社会生活中的文化载体。

  凤凰风光很美,非遗传承很新。


原文链接:http://whhlyt.hunan.gov.cn/whhlyt/news/sxxw/202308/t20230814_2945846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网站地图|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区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区时评网 sp.jqzi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101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