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区时评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区历程 > 正文

河北:做好太行山旅游扶贫大文章

时间:2020-11-27 15:05:21   来源: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作者:佚名   点击: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复函同意《太行山旅游业发展规划(2020—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并要求北京市、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政府认真组织实施。

QQ截图20201127150953

  河北是《规划》中提到的四省市之一。9月24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在保定易县太行水镇黄金晒场召开参加太行山区旅游扶贫推进活动。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负责人、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领导、世界乡村旅游大会秘书处负责人、佳乡(北京)文化咨询有限公司、美团网津冀区域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议。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领导表示,要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太行山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当前,河北的脱贫攻坚工作面临新形势和新任务,太行山区旅游发展面临新机遇,河北要积极投身到太行山脱贫攻坚和旅游发展的浪潮中去,夯实太行山旅游扶贫之路,谱写旅游发展新篇章。

  河北省借《规划》批复的契机,大力推进太行山区旅游扶贫工作,进一步聚焦太行山地区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潜力,搭建投融资、产品销售、智力服务对接平台,持续加大对太行山贫困地区的旅游扶贫帮扶力度。

  旅游扶贫的“河北模式”

  旅游扶贫作为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产业扶贫的主要方式。河北省是京畿重地、扶贫大省、旅游大省,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旅游扶贫意义重大。

  “十三五”以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系统把旅游扶贫作为“生力军”,统筹施策、精准发力,聚焦环首都贫困带、燕山—太行山地区,不断创新旅游扶贫思路、探索旅游扶贫模式,旅游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河北全省共有1650个村、5400余家企业发展乡村旅游,累计带动了793个贫困村近30万贫困人口脱贫增收。2019年,全省乡村旅游实现收入442亿元,接待游客人数达2亿人次,参与乡村旅游95万人。

  河北省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多种旅游扶贫模式落地实施,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太行山旅游扶贫的“河北模式”。涞水“双带四起来”旅游扶贫模式被列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典型案例,入选国家产业扶贫典型、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2018年世界旅游联盟减贫案例,“非遗+扶贫”模式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广案例,全国旅游扶贫现场会、培训会议先后在张北、正定召开,正定、平山、涞水、阜平四县被列为国家旅游扶贫培训基地。河北省旅游扶贫工作受到了国际社会、文化和旅游部的肯定,得到了社会高度关注和人民群众广泛认可。

  河北省旅游协会秘书长李昌强说:“近些年,河北省组织省市县村四级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万人培训,目的在于把农民培养成懂旅游、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旅游扶贫的主战场

  太行山区是河北省扶贫攻坚、旅游扶贫的主战场,是河北省贫困县集中分布的区域,同时也是河北省优质旅游资源富集区。太行山地区拥有丰富的山水、红色、历史、民俗等旅游资源,资源禀赋好、品位高,沿线分布着53家4A级以上景区、5家A级景区,拥有2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家省级旅游度假区、16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近年来,河北省深入推动太行山区全域旅游、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促进了贫困地区旅游资源、相关产业、公共服务等全方位、系统化提升。将旅发大会作为脱贫攻坚的有效抓手,通过整合资源、区域联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新业态引领、产业化发展、全民参与等方式,构建旅游扶贫关键支撑。目前,太行山沿线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旅游扶贫在太行山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9月,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举办了“二路三区”旅游扶贫推介活动,重点聚焦太行山高速风景道、太行燕山地区,旨在通过推出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带动更多的贫困地区群众发展旅游、参与旅游,分享旅游发展红利。

  全国第一条“旅游高速”

  2019年10月29日,在石家庄举办的中国第三届旅游交通大会宣布,太行山高速公路获评“旅游高速”,这也是全国首条被命名的旅游高速公路。

  据悉,太行山高速公路于2016年8月30日开工建设,2018年底建成通车。该高速公路北起北京、南接河南,西邻山西,东接雄安新区,在河北省境内依次穿越张家口、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等5个设区市,途径19个县(市、区),路线全长680公里,沿线共设置14对服务区(停车区)。

  河北省把“扶贫致富路、精品旅游路、百年工程路”作为太行山高速的建设目标。太行山高速连接4A级及以上景区53个,具有发展红、黄(皇)、绿、蓝(水)、白(滑雪)五色旅游的巨大潜力,以及适合休闲度假、游玩、康养的山、水、峡、林、地热等特色自然资源。沿太行山高速公路布局若干个竞争力强的旅游聚集区,形成了壮美太行、历史文化、京西百渡等3条品牌主题线路,把太行山打造成全国知名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文化旅游资源,是太行山区的靓丽名片,拥有红色文化(西柏坡、城南庄、一二九师、狼牙山),陶瓷文化(邢窑、定窑、磁州窑、井陉窑),三祖文化(黄帝、炎帝、蚩尤逐鹿中原),历史文化(娲皇宫、清西陵、苍岩山)等多种文化元素。

  除太行山高速公路外,处于井陉县的全长近60公里的“井陉天路”也是太行山旅游扶贫的交通重点项目之一。井陉地处深山,交通闭塞。在县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井陉县委、县政府经过多方论证,果断抉择,提出了“发动集体力量,建设旅游环路,开发古村落资源”的工作思路,仅用22个月(原预计工期3年),便完成了全长43.1公里的旅游环路建设。“井陉天路”,将秀林镇、于家乡、天长镇、南障城镇的26个古村落串连在一起。沿途修建了井石快速路驿站、南良都驿站、栾家窑驿站、塔寺坡驿站、太行古镇驿站、史家驿站,成为了井陉全域自驾游系统标志性工程。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区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区时评网 sp.jqzi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101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