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区时评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区历程 > 正文

鄂尔多斯市三举措推动旅游业恢复发展

时间:2022-07-22 01:08:52   来源:  作者:   点击: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国家、自治区和全市关于扎实稳住经济及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一揽子政策措施,鄂尔多斯市结合实际出台了《鄂尔多斯市关于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加快旅游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包含4个方面15项措施,在落实好《鄂尔多斯市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若干措施》的基础上,再安排资金3500万元,用于全市景区门票促销、文旅企业贷款贴息和支持城市游、近郊游、乡村游。

  发行“一卡通”促进景区消费增长。为有效带动景区消费,重振旅游从业者的信心,稳定文旅市场供给,鄂尔多斯市发行了“鄂尔多斯旅游一卡通”景区门票电子促销券。为确保一卡通发行落地,由市文旅局会同市财政局印发了《鄂尔多斯旅游一卡通使用管理办法》。2022年7月5日,一卡通正式通过“云游鄂尔多斯”平台面向全国游客发行,首批发行15万张,由市财政补贴1500万元,即每张卡由财政补贴100元,游客自付100元,持卡者可享受不限次数免全市A级旅游景区首道门票的优惠。一卡通的发行受到广泛关注,此次全市参加一卡通活动的20家A级旅游景区首道门票价值总计达1529元,“云游鄂尔多斯”平台在活动首日访客量达400万人次,发放的15万张补贴优惠券仅在4天内就被领取完,完成支付的消费券达11万张。首批一卡通发放后,游客可自付200元购买。在一卡通发行的首个周日(7月10日),全市旅游景区客流激增,经统计,参加活动的20家景区共接待游客2.19万人次,环比上周(7月3日)增长了92.37%,其中持卡游客1.2万人次,一卡通对游客带动达55%。以市内接待量较多的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为例,该天接待游客9732人次,持卡用户达到7400人次,一卡通带动占比近76%。

  提供金融信贷,减轻企业投融资压力。针对文旅企业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鄂尔多斯市出台了文旅企业2022年流动资金贷款贴息实施细则,安排财政专项经费1500万元。鄂尔多斯市的旅游企业在国有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不包括小额贷款公司)签订流动资金贷款协议,并且年内产生缴费利息的,按企业2022年实际获得贷款利率按不高于5%的50%予以贴息补助,单笔贴息不超过200万元。同一企业同一笔贷款,已享受国家和自治区其他贷款贴息政策支持的,不再重复补贴。7月5日上午,鄂尔多斯市召开了2022年文旅产业政银企对接会,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6家银行共提供了33个金融产品项目,现场达成合作意向贷款资金5990万元,即鄂尔多斯市隆胜野生动物园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市库布其沙漠金沙岭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与鄂尔多斯农村商业银行分别达成了2990万元、3000万元的合作贷款意向。市文旅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提供金融贷款支持服务。

  精准施策盘活文旅市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市内游”占比市场份额较多。鄂尔多斯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大力开展“鄂尔多斯人游鄂尔多斯”等主题活动,出台了《鄂尔多斯市关于支持开展城市游、近郊游、乡村游实施细则》,安排500万元财政资金,鼓励在本市注册的旅行社及分社组织市民城市游、近郊游、乡村游。按照政策内容,累计组织游客达到500人次(含)以上的,以每人补贴30元的标准奖励组织方。与此同时,全市持续落实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若干措施,鼓励旅行社积极引进客源,对全年累计组织市外过夜游客达到500人次(含)以上,且游览2家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并在市内旅游饭店住宿满2晚的,按游客每人每晚30元标准奖励组织方。此外,支持旅行社开展到鄂尔多斯的旅游包机和旅游专列业务,在满足游览和住宿条件基础上,旅游包机每班次达到100人(含)以上的,国内航线每班次奖励5万元,国际航线每班次奖励10万元,旅游专列一次性组织市外游客300人(含)以上的,每列奖励5万元。

  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和跨省旅游“熔断”机制调整,以及政策措施效应的不断扩大,鄂尔多斯市旅游市场持续回暖复苏。下一步,鄂尔多斯市将抢抓旅游回暖契机,巩固落实系列支持措施,积极开展周边城市和重点客源城市旅游推介,参加中国旅游交易会等大型展会开展政策激励推介,举办第七届鄂尔多斯乡村文化旅游节、第二届鄂尔多斯黄河几字弯生态文化旅游节等重点活动,通过统筹推进、多措并举来确保全市文化旅游业加快恢复发展。

  


原文链接:https://wlt.nmg.gov.cn/zwxx/msyw/eeds/202207/t20220719_209022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网站地图|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区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区时评网 sp.jqzi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101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