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盟第二批10个非遗传承基地、传习所挂牌
时间:2022-08-06 04:27:49 来源: 作者: 点击:
8月2日,由兴安盟文化旅游体育局、兴安盟民族事务委员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桃合木弓箭会暨兴安盟第三届青少年传统博克比赛在科右前旗桃合木苏木赛马场开幕。开幕式上兴安盟行署为桃合木苏木“科尔沁哈日靶传承基地”进行授牌。此次授牌是兴安盟行署第二次对非遗项目单位进行授牌,旨在对兴安盟“非遗”项目加大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力度,使“非遗”资源在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中发挥更大作用。
近年来,兴安盟把非遗保护传承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抓手,深入挖掘非遗文化内涵,积极推动蒙古族四胡、科尔沁格斯尔等传统音乐项目,编辑出版了《科尔沁格斯尔》《兴安盟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等书籍,组织非遗传承人赴赤峰市、锡林郭勒盟开展“研学”活动,学习交流蒙古族刺绣、传统服饰设计、格斯尔等项目;组织代表性传承人赴上海、苏州、呼和浩特等地参加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班。
目前,兴安盟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7项,自治区级项目65项,盟级项目219项,旗县市级项目496项;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6人,自治区级传承人63人,盟级传承人468人,旗县市级传承人1258人;有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1处;自治区传统工作站1处;自治区“非遗+扶贫”就业工坊1处;盟级非遗传承基地、传习所20处。
此次对10项“非遗”项目进一步挖掘、包装,建立非遗传承基地、传习所并进行挂牌,标志着兴安盟“旅游+”模式初具邹型。下一步,兴安盟将立足本地实际,不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促进各民族之间融合发展。
原文链接:https://wlt.nmg.gov.cn/zwxx/msyw/xam/202208/t20220805_209883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0-12-01 冬天的黄龙,水流在冰雪...
- 2020-12-01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旅游...
- 2020-03-30 三亚呀诺达热带雨林位于三亚...
- 2020-03-30 涠洲岛,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
- 2020-03-30 西樵山风景名胜区是广东四大...
- 2020-11-27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复函...
- 2020-11-27 又一个雪季到来了! ...
- 2020-03-30 连州地下河位于历史文化古城...